非遗保护 INTANGIBLE

木雕技艺

日期:2022-09-14 18:20:22 阅读:334
分享到:

木雕技艺是伴随着人类而产生的,它一直传承并流传于通江县境内从未间断,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。以通江县诺江镇以及周边乡镇为主要传承区域。传承活动主要由县内手工艺人以及手工生产作坊来开展。木雕作品的原材料树种常用木材分布范围广泛,在县域内各地均有较丰富资源。

木雕是雕塑的一种,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”,可以分为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,它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,称为“精细木工”。木雕技艺作为一种成熟的手工技艺,主要是通江县境内木雕传承人利用当地木材资源,包括柏树、香樟树、板栗树以及部分质地坚硬的杂木,来进行雕刻加工,在长期的生产、生活实践中,摸索总结出了木雕技艺的各个环节和技艺手法等,它是当地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聪明智慧的结晶。其传统技艺包括选材、干燥、打稿、造型、雕刻、打磨、上漆、命名等环节。最终形成如茶几、拐杖、衣柜等实用器具和人物摆件、挂饰、装饰品等艺术作品,提供了木雕艺术在通江县境内流传至今的必要条件,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艺术与实用手工相结合的艺术类别。

通江县的木雕技艺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,多以表现当地人文风情的作品,其立体作品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较高的美学水平,平面浮雕作品多以表现传统场景和四大名著场景,以红楼梦“清虚观”为代表作。木雕技艺通过传统的技艺手法,锯、雕、刻、挫、钻、磨等,让木雕作品保持有传统艺术的特征与风格。

木雕技艺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、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。木雕技艺”继承了民间传统木匠技法并融合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内涵,让木雕技艺与美术有机结合,形成独特的巴山木雕艺术,是对中国数千年的传统雕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。木雕技艺是中国民间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琳琅满目的木雕作品给人以欢乐、愉快、爽朗的艺术情趣,表达内容极为丰富,用途非常广泛,适应了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,不但美化了生活,也美化了人们的心灵。木雕技艺将锯、雕、刻、挫、钻、磨”的精细工艺应用到传统艺术的表现之中,达到既保持雕刻的神韵,又体现木雕工艺的特色,成为具有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非凡艺术品。

木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梁兴旺从事木雕技艺30余年,擅长雕刻传统实用器具与装饰品,同时也能雕刻历史人物、神话人物、山水场景、花鸟、四大名著场景等数个系列作品。92年跟随李立生学习木雕技艺,同时自我专研创作,其技艺水平在通江县境内具有较高的代表性。其代表作《穆桂英挂帅》《银耳姑娘》《红楼梦-清虚观》《白菜》《狼》等艺术作品在省内各大展览中获奖。他在数十年中对木雕技艺研究的基础上,建立了木雕艺术创作工作室1个,收集有木雕文化相关资料图片200张,文字资料1万字,视频资料300分钟,木雕实物60件,艺术作品22余件。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非遗节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、文创推广等活动10余场。为木雕技艺的流传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木雕技艺,挖掘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与社会价值,通江县近年来采取了登记建档、文化研究、宣传推广等系列的保护措施,同时也制定了保护计划,通过政策引导、市场调查、产品开发、艺术创作等手段,让木雕技艺从传统手工技艺向文创产业发展,扩大影响力,实现经济价值、社会价值、艺术价值共同发展。